汉德三维集团官网

站内搜索

推荐搜索: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海量职教课程教学资源
分享

桐封对口部 拓展模块(语文)第四版 《胡同文化》电子教案

2022-08-26

第一课《胡同文化》教案

                        桐封对口部  教师:张芳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

2、领略本文浓郁的文化气息,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文化的能力,分析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

2.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提起文化,我们会联想到很多文化,如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文化,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人们习以为常的“胡同”也有文化吗?

对于“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同学甚至熟视无睹了。《现代汉语词典》对“胡同”的解释是“巷子,小街道”。(投影:胡同)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住来于胡同之中经验总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文化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作家汪曾祺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北京胡同文化的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就我们一起随作者漫步于北京的胡同,去品味北京的胡同文化吧。

二、作者简介

作者汪曾祺( 1920-1998) ,江苏高邮人, 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出身于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能书能画,多才多艺,19 岁入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读书,受教于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先生。他不仅深谙经史子集,而且专攻中国民间文学和戏曲艺术,此外还接受了一些“现代派”的东西,因此他从气质和造诣上都高于一般作家,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和特殊的艺术风格。

汪曾祺的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以朴素的文笔,书写生活的诗意。《受戒》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发表于1980年,它以平淡素雅的色彩,朴素活脱的语言描绘了小明尚海明和农村小姑娘小英子之间纯真的友谊和美好的爱情,歌颂了人世间的人情美、人性美。因为这篇小说,汪曾祺才为文坛所推重,被称为“大器晚成”。

《大淖记事》赞扬了潜藏于劳动人民心间的生活意志、战胜邪恶的崇高信念和深沉而笃重的爱情。

汪曾祺为什么对北京的胡同那么情有独钟呢?原来他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掌故,对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

三、题解

这篇《胡同文化》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个性。

本文的文体为“序“,即书序,是一种文体,也称作“叙”或“引”,主要说明书的写作目的、编排体例、作者情况等,有的书序还包含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述。本文属于后者,是就作品的有关问题——胡同文化发表见解。

书序一般放在正文的前边,放在正文后边的叫“跋”或“后记”。书序有别人写的,也有作者自己写的,后者谓“自序”。

好了,在熟悉了我们的“导游”,做好了充分理论及知识准备后,下面我们就开始我们的北京“胡同之旅”。

四、诵读

五、课文研读

(一)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1——4):介绍北京胡同的特点

5——12):介绍胡同文化的特征,提示胡同文化的内涵

13——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与感受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开始“胡同之旅”之前,老师还是要向大家提出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在汪曾祺先生的介绍下,通过自己的理解,在参观完之后,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些问题是:

1、北京胡同的特点是什么?

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3、北京胡同的特点与文化有什么关系?

4、作者对胡同文化还有怎样的情感?

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胡同——胡同文化——胡同与文化

(三)探析“胡同”与“胡同文化”。

    1、用简短的话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1)布局——胡同方位走向正。(第一段)

 2)取名——胡同取名来源广。(第二段)

3)数量——胡同形式数量多。(第三段)

4)环境——胡同位置环境静。(第四段)

 2、胡同文化的内涵有那些?

 45.jpg1)封闭——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扫门前雪(第六七段)。

2)易于满足——易于满足,对物质要求不高。(第8段)

3)旁观——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第九段)

5)能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精义)(10——12)

3、如何理解胡同与胡同文化的关系?

 微信图片_20220826090920.jpg

1)“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2)“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4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和态度如何?

     1)怀旧、伤感和叹惋:如“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用带有浓郁文学色彩的优美词语勾勒出一幅衰败的图景,给文章增添了一抹“怀旧”、“伤感”之情。

     2)赞许和肯定:处街坊讲究礼数,酒友和鸟支的相会

3)否定和批评:作者对胡同文化的精义“忍”持否定态度,如“穷忍着, 富耐着, 谁不着眯着”、“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作者用北京人惯用的调侃语气辛辣的讽刺了胡同文化的“忍”,因为“忍”造成国民无视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毫无正义感和责任感,只是一味的明哲保身,作者的愤慨溢于言表

   (四)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语言质朴、雅致,自成风格,富有表现力,很有韵味。

可以让学生简要分析下列几句语言。

1、“有窝头, 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 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昧,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2 、“还有个章法没有? 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 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 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3 、“叫他认错? 门儿都没有! 忍着吧! ——穷忍着, 富耐着, 睡不着眯着! ”“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作者用北京人惯用的调侃语气辛辣讽刺了胡同文化的“忍”,带有鲜明的北京方言色彩。

4、“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用带有浓郁文学色彩的优美词语勾勒出一幅衰败的图景,给文章增添了一抹“怀旧”、“伤感”之情。

六、欣赏拓展

1、拓展讨论: 建筑风格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市民的思想”看建筑风格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

这句话说明了北京市民生活和思想的特点跟胡同、四合院的建筑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大街、胡同把北京城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方正的建筑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中规中矩,循规蹈矩,安分守己,成天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与世隔绝,信息闭塞,封闭式的建筑带来了封闭的思想和信息。

胡同里市民生活气息浓,生活安逸,悠闲,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

大环境影响。生活在天子脚下,不敢越雷池一步,长期的专制统治压抑了个性,百姓看贯了京城上空变幻的旗帜,无可奈何,依然故我,不问国事。

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不同的建筑风格会给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带来深远影响,构成不同的地方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蕴育了一种又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每一种文化又和当地的民居

板书设计

1——4):介绍北京胡同的特点

胡同文化      5——12):介绍胡同文化的特征,提示胡同文化的内涵

13——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与感受

课堂小结

读了这篇散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

当堂检测

1、段中“偶尔”一词能否删去?在文中有何作用?

不能删掉,因为偶尔在这里起修饰限制的作用

2、第四段中说“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这句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样的环境特点?

以动衬静(反衬),突出胡同环境动中取静,闹中取安的特点

教后反思

1、课前交流,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2、运用多媒体,创设文化情境,体会胡同的没落以及带给人们的伤感之情;

3、在本课教学中,选材处理不果断,重难点不够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