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德三维集团官网

站内搜索

推荐搜索: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海量职教课程教学资源
分享

桐封对口部 基础模块上册(语文)第四版 《致橡树》教案

2022-08-29

第二课致橡树教案

               桐封对口部    教师:高丽娜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朦胧诗的相关知识

2、了解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3、掌握重点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4、通过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作者否定的爱情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通过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作者否定的爱情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诵读—鉴赏

2.合作探究法:结合生活对比分析诗歌爱情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音频

【教学过程】

文体知识

朦胧诗:产生于70年代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形式虚实相生,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时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

、写作背景

诗人的这种爱情观具有极强的现代人文性,这些观点在我们现在看来可能一点都不新鲜,但是我们联系一下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就会发现其实并不这么简单,诗人是发国人之未发,写国人之未写。这首诗写于1977年3月27日,发表于1979年《诗刊》第4期。20多年前的中国,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人们思想上的樊篱还没有彻底清除。文革十年,人性遭到蔑视,人的尊严遭到肆无忌惮的践踏。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现象,在十年动乱中更是遭到贬低甚至扼杀,甚至于被人谩骂、批判。但是即使是在令人窒息的年月,诗人也毫不畏惧地把她的触角伸向人性的各个领域,对人的思想和感情作了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在打破了思维上的清规戒律之后,诗人勇敢地表现了对血肉丰满、精神高尚的人格的追求,同时更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女性的爱情立场。

关于作者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烟》,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全国优秀诗歌奖,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她与同时代的北岛、顾城都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是诗人用一种内心独白方式表达新型爱情观的诗歌。

关于题目

题目中的“致”是向对方表示礼节或情意,有倾诉、表白之意,橡树在这里象征着男性的阳刚之气,代指诗人叙述的主题应是木棉。

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尽情歌颂的事物,“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爱情这一主题亘古不变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爱情观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看看她在这里表达的是怎样的爱情观。

六、诵读(注意节奏、押韵)

七、课文解读

1、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并给标题补充主语)

凌霄(língxiāo)花    炫(xuàn)耀   慰藉(jiè)

雾霭(ǎi)  流岚(lán)   虹霓(ní)

2、自由读。(教师作诵读指导,注意体会语气、语调)

木棉到底对橡树说了些什么,全诗最能表达爱情观的诗句是什么。

3、齐读。(全诗可分几层)

第一部分:开头至“不,这些还不够”

第二部分: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至结束

4、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表明她的爱情观?

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5、“绝不”、“不止”有何不同?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绝不”表示作者坚决的否定,用“不止”,因为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尽管可以给情侣带来温暖慰藉,但女性还是处于陪衬/女性独立人格仍未显现,所以肯定中又否定。

6、木棉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在文中找出句子并分析

(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7、作者向往的真正伟大的爱情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享幸福生活。默契,真诚,心意相通。

8、如何理解《致橡树》一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本诗不是从整体上蕴含象征意义,而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表达: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这正是意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这首诗就是一首意象化了的诗。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

9、本诗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偶对比排比

七、拓展延伸 

比较分析李商隐《无题》、白居易《长歌行》、《诗易·氓》和裴多菲《我愿是急流》对爱情的评说 

明确: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 忠贞不渝 白居易《长歌行》(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 比翼双飞、相依相存 《诗易·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性对难男性的依附 裴多菲《我愿是急流》 依靠与被依靠,慰藉与被慰藉的关系,男性作为时代的挑战者,社会的主宰者,而女性是小鱼、小鸟、常青藤,往往温柔地依附男性,给爱人带去精神的慰藉。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山盟海誓,心心相印 

【板书设计】

11111.jpg


【课堂小结】

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在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组是( B :慰藉   )

  A.跫⾳  春帷  窗扉         B.炫耀  慰籍  泉源

  C.痴情  威仪  相融   D.红硕  霹雳  虹霓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或注⾳,有错误的⼀项是( C:向晚,接近夜晚    )

  A.跫(qióng)⾳  春帷(头发)  窗扉(门)

  B.炫(xuàn)耀   慰藉(jiè)  归(回家)⼈

  C.威仪(外貌仪表) 相融(róng)  向(对着)晚

  D.红硕(⼤)       霹雳(lì)   虹霓(ní)

3、全是朦胧诗作者的⼀组是(A:B郑愁予不是,C穆旦与郑愁予不是,D徐志摩与余光中不是)

  A.舒婷 顾诚 北岛  梁⼩斌  B.舒婷 顾诚  ⽩岛 郑愁予

  C.海⼦ 穆旦 顾诚  郑愁予  D.海⼦ 北岛 徐志摩 余光中
【教后反思】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通过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跟着范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了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3、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概括能力,有许多学生心里明白但无法用精美、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4、此诗的教学重心不仅仅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还应该把握诗的形式结构,特别时结构里面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这是以后的诗歌教学设计中要注意的,因为诗歌的美,在于它的意象、结构形式、音韵节奏等多方面的。